广州市重点新闻门户网站
投稿邮箱:news@chinaguangzhou.com.cn
中国广州网
正在加载数据...
当前位置:中国广州网> 新闻> 广东>正文内容
  • 一季度新经济增加值占粤GDP比重超25%
  • 2019年05月28日来源:南方网

提要:科技研发投入不断攀升,为广东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不竭力量。记者从省统计局、省工信厅了解到,一季度广东省新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25.1%,同比增长7%。

比亚迪一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激增147%,图为其新能源汽车生产车间。比亚迪供图

优必选在今年的CES上展示了大型仿人服务机器人Walker,这也是该款机器人在全球的首次亮相。

创新是第一动力。在新一轮产业技术变革中,唯有持续创新者才是最后赢家。

当前,广东大力推进科技强省建设。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全省4万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设立研发机构的已达35%。

科技研发投入不断攀升,为广东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不竭力量。记者从省统计局、省工信厅了解到,一季度广东省新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25.1%,同比增长7%。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新经济产业链正加快形成:

4K电视销量648.9万台,同比增长44.4%;

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252.1%;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1405.52亿元,增长8.7%。

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的集聚发展,正是企业在自主创新征程上奋蹄疾进的生动写照。新经济正成为拉动广东省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也是角逐全球科技高地的关键一环。

从新能源汽车看新旧动能转换

今年首季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252.1%

位于广州番禺的广汽新能源智能生态工厂内,带有3D自动决策的数十个机器人正在忙碌工作。这间总投资47亿元,首期生产能力为20万辆/年的智能生态工厂,正在刷新广东新能源汽车智造的新高度。

科技创新加快,释放出汽车绿色化、智能化发展的强劲动能,这样的改变在市场上迅速得到正向反馈。

省工信厅数据显示,在汽车制造业整体同比下滑的大环境下,广东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252.1%,远超全国新能源汽车增幅。

“我们不是一家传统的汽车制造企业,而是一家科技公司。”广汽新能源副总经理席忠民说。数据显示,广汽集团一季度共销售新能源车型同比增长71%,新能源业务已成为广汽集团强有力的一个新增长点。

随着广汽智能生态工厂投产,全球汽车产业高端创新要素聚拢,未来将进一步推动广东省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一个世界级的“汽车硅谷”生态圈正在加速形成。

“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驶入‘快车道’,正迎来更大规模的市场‘爆发期’。”比亚迪汽车董事长王传福表示。

官方数据显示,比亚迪一季度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达到7.3万辆,同比激增147%。受此带动,比亚迪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632%,达到了7.5亿元。

在新能源汽车之外,人工智能、4K电视、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速,产业集群建设初具规模。

5月9日,2019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在广州召开,广东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试验区建设正式启动。

一幅新兴产业蓝图正勾勒出美好未来。根据《广东省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到2022年全省超高清产业视频总体规模超8000亿元,建成3个世界级超高清视频产业集群。

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广东省新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今年一季度,广东新经济增加值5984.91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5.1%。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张强认为,新经济GDP占比超过全省的1/4,比重相当可观。“这说明在经济体系当中,超1/4的产值是基于创新动力所产生的,创新驱动战略成效显著。”

从科技园区看研发投入提升

通过自主研发获得主导产品技术企业占比69%

南山科技园,这里被誉为深圳创新的“热带雨林”,汇聚了腾讯、华为、优必选等百余家科技企业。据不完全统计,仅园区内的企业总市值就超过了4万亿元。

一家家高新技术企业从这里壮大,迈向全球市场。去年,南山区GDP达到5018亿元,共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500余家,覆盖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子通信、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南山科技园和它所在的南山区,不仅刷新了广东科技企业的市值密度,也折射出广东省科技创新的路径——企业是创新发展的主体,自主研发是企业取胜的关键。

在机器人公司优必选的办公区、实验室甚至走廊上,随处可见研发人员随时进行机器人调试。一不小心,就有一个机器人从记者脚边溜过。

“我们成功的关键在于公司拥有自主研发的伺服舵机技术,而且研发投入逐年提升。”优必选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周剑说。仅用了6年时间,优必选就成长为估值超过40亿美元的人形机器人公司。

目前,全省4万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设立研发机构的已达35%,主营业务收入5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实现全配备。预计到2020年底,广东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将提升到40%以上。

守正笃实,久久为功。研发的投入很难立马见效,对关键技术的突破需要持久发力。

腾讯高度重视研发投入。从过去五年的财报来看,腾讯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总收入的平均值为7.94%。

企业主体投下的研发力量,正在转变成增长的动力源,带来了营收和利润的双增长。5月16日,腾讯公布了2019年第一季度财报,营收854.7亿元,同比增长16%;净利润为272.1亿元,同比增长17%。超越预期的业绩表现,大大提振了行业士气与信心。

专家指出,粤企在科技创新的主导性不断增强。近期,南方日报与省工信厅联合开展“实体经济十条”第三方评估调研,调研结果也验证了上述观点——对1380家规模以上受访粤企反馈统计发现:通过自主研发获得主导产品技术的企业,占比为69%;近一年内有产品创新的企业,占比为64%。

从科创走廊看创新要素大流动

大湾区高新技术企业超过4万家

深圳福田的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工场,一场大湾区科技人才招聘会正在进行;在香港科技园,由香港高校团队与中国移动联合研发的5G自动驾驶车正在路段测试;澳邦药厂有限公司行政总监蔡健华频繁往返珠海横琴与澳门两地,今年4月公司进驻了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

随着广深港澳科创走廊建设的提速,创新要素在粤港澳大湾区加速流动,重组聚合并形成巨大的经济能量辐射到更远的区域。

“我们研发的是机器人,通过3D机器视觉技术,机器人可以自动感知物体位置。”显扬科技入驻了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工场,其创始人、总经理丁克表示,越来越多创客在大湾区寻找机会。

创新工场位于深圳和香港的边界,一江之隔就是香港。每天早上,不少香港青年从口岸过关,开始了大湾区的日常通勤。

香港创客何耀威就是其中一个,每天往返深港两地。他创办的舒糖讯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刚刚完成了第四轮融资。“我们赶上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快班车。”他说。

受益于科创走廊的连接作用,合作模式正在跳出城市之间的联动,立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全球整合资源,一个产学研的大湾区全新圈层正在出现。

最新数据显示,大湾区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2.7%,处于国际一流水平,有超过4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40万从事研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今年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正式发布,推进“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探索有利于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和区域融通的政策举措。

一直以来,香港、澳门被认为拥有高校、科研、金融、国际化等方面的优势,广州则有发达的外贸及电子信息产业,深圳拥有完善的科创产业链条,东莞、佛山等地沉淀着雄厚的制造业基础。

广深港澳科创走廊,成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驱动的强劲“新引擎”。

就在《规划纲要》发布前期,广东省《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也正式印发实施,提出一系列突破性政策措施。其中提到,支持港澳高校、科研机构牵头或独立申报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

省财政科研资金过境港澳使用,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要素流动新的突破点。

“粤港澳大湾区能不能成为一流湾区,关键要靠创新,要打破体制、利益约束,更好集聚和配置创新资源,实现全湾区资源的有效集聚和一体优化配置。”著名经济学家、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秘书长范恒山如是说。



责任编辑:严珣文
文章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