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重点新闻门户网站
投稿邮箱:news@chinaguangzhou.com.cn
中国广州网
正在加载数据...
当前位置:中国广州网> 金融>正文内容
  • AI独角兽旷视要上市了 资本市场能给它的和不能给的
  • 2019年08月27日来源:中国广州网

提要:旷视提交招股书,开启了中国AI公司的上市之路,包括四小龙在内的多家头部AI公司,都已经在准备IPO事宜,旷视的IPO表现也将影响到资本市场对于其他AI公司的考量。

8月25日,旷视科技提交招股书,计划登陆港交所,如果顺利上市,旷视将成为中国AI第一股。

旷视科技成立于2011年,过去7年共完成9轮融资,融资金额高达74.6亿元人民币,是视觉识别领域的“四小龙”之一,四小龙的另外三家分别是商汤科技、依图科技与云从科技。旷视最后一轮融资于今年5月公布,由中银投资、阿布扎比投资局、阿里巴巴等多家机构共同投资的7.5亿美元,旷视并未透露具体的估值金额,目前业内普遍认为的估值规模约为30-40亿美元。

从去年起,就一直有传言称旷视正在准备IPO,今年年初曾有多家外媒称旷视计划在美股IPO,随后转变策略,选择港股。多位AI业内人士向记者提到,受贸易战影响,有安防业务的中国公司目前很难在美股上市。

除了美股,科创板也是不少中国AI公司的选择,四小龙之一的云从科技和AI芯片领域的小巨头寒武纪正打算谋求科创板上市。旷视表示目前处于缄默期,不便回应。一位关注AI领域的投资机构合伙人向记者表示,旷视很有可能在观望,科创板刚开启,头部的AI公司更加谨慎。云从和寒武纪虽然在观望科创板,有计划上市,但同时也没有停下融资的脚步。

中国是这波人工智能浪潮中,诞生独角兽公司最多的国家之一。但这些AI独角兽公司的商业化之路才刚刚起步。2018年起,AI公司的发展目标从比拼学术和融资能力,转移到了商业落地上。

旷视的招股书显示,其收入和亏损都在大幅度增加,旷视2018年收入14.3亿人民币,是2017年收入的4.6倍,同时亏损33.5亿,是2017年的4.5倍,2019年上半年收入9.5亿,亏损高达52亿。

收入高速增长,亏损居高不下,也是目前中国AI公司的共同现状。旷视提交招股书,开启了中国AI公司的上市之路,包括四小龙在内的多家头部AI公司,都已经在准备IPO事宜,旷视的IPO表现也将影响到资本市场对于其他AI公司的考量。

更重的业务模式需要更多资金

旷视科技2011年成立至今,经历多次业务转型,从发展轨迹可以看出,旷视越来越看重硬件设备。

2017年,旷视获得C轮融资时,联合创始人兼CEO印奇接受记者采访时曾经提到,最早旷视的主要收入来自于手机厂商,为智能手机提供摄像头算法。

但智能手机行业高度成熟,头部手机厂商话语权很大,技术服务商很难在这个领域赚到钱,当年,旷视将重心转向安防业务。

在当时,几乎所有的视觉识别公司都在发力安防,有了落地的行业,也让这一批AI公司的估值水涨船高,2017年10月,旷视获得4.6亿美元融资,一度打破了AI领域的融资记录。

相比其他AI公司在安防领域主要提供算法服务的普遍打法,旷视一开始就推出了自主研发的智能摄像头,发力软硬件一体。

安防领域竞争激烈,除了AI公司,还有盘踞已久的巨头海康威视,安防业务非常分散,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去争取一个个小订单,对于处于创业阶段的AI公司来说,这不足以支撑公司快速增长的估值。

他们必须找到新的土壤。2018年,四小龙之间的商业落地策略开始分化:商汤加大平台化战略,依图重点发力医疗领域,云从瞄准了金融领域,旷视则选择了继续往前端发展,推出了各种前端硬件产品,并拓展了供应链领域,包括仓储、物流机器人。

目前,旷视将业务分为三大类——个人物联网解决方案、城市物联网解决方案,以及供应链物联网解决方案。物联网的核心是设备,旷视也在持续发力硬件端。

其中,个人物联网解决方案包括SaaS服务和个人设备,通过AI赋能摄像头,进行身份验证,可用来解锁设备,线上支付,视频及照片优化等。招股书中提到,2018年发布的国产智能手机中,70%使用了旷视的服务。

城市物联网解决方案主要包括面向政府的智慧城市,以及面向政府和企业的智慧社区,旷视提供算法、软件以及AI传感器。在这领域,旷视已经建立摄像头、边缘服务器、云端服务器三大硬件体系,相继推出30余款 MegEye系列摄像头,用于不同场景。

供应链物联网解决方案是旷视目前最重硬件的业务,主要通过智能机器人,提供智慧物流、智慧仓储以及智慧零售解决方案。旷视自主开发了多款自动化设备,例如自动导引车,专门执行物流及仓储任务,包括于设施内搬运货架、料箱或托盘以及分拣包裹。此外,旷视还投资或收购了包括鲸仓科技、艾瑞思机器人等数家物流机器人公司。

招股书显示,目前以安防业务为主的城市物联网解决方案仍然占旷视的收入大头,2019年上半年,这部分业务的收入6.9亿,占比73.2%。

作为一家AI公司,旷视也持续在进行大规模的研发投入,招股书显示,旷视的主要开支是研发投入,2018年研发投入6.1亿,占收入比为43%,2019年上半年研发投入为4.7亿,占比49.4%。

AI独角兽企业普遍是技术型企业,人才成本和研发投入都需要大量资金。对于旷视来说,由于其重硬件,更需要继续有新的大规模资金支持,时至今日,一级投融资市场的投资人已经很难消化其体量,二级公开资本市场显然更加合适。

盘子变大,压力也变大

从去年开始,旷视就在收入上下足了功夫,一位旷视安防业务线人士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他们收到的任务是收入增加300%,“确实完成了,但是压力非常大,也新招了很多人。”

旷视到底是亏损还是盈利,招股书给出了两种算法,其中关键因素在于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

旷视的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金额为51.2亿,如果按照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旷视2019年上半年,盈利3267万。

对于经历过多轮融资的公司来说,在中后期融资时,大多会采用优先股的方式,这是一种可将股权转为债权的双属性股权,按审慎会计原则,这属于或有负债,因此优先股的增值会被算做公司对优先股东的负债。上市意味着优先股股东放弃了转债,该股丧失债权属性,变成单一的股权,对应的负债也就没有了。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也出现在小米上市时的招股书中,2017年为547亿,这也导致小米2017年亏损439亿,调整后利润为53.6亿元。

但是,招股书还是透露了旷视的商业化难题。其中一个细节是,各个业务线的毛利率并不高。旷视的整体毛利率为64.6%,其中,占主要收入的城市物联网解决方案的毛利率最低,为59%,个人物联网为87.2%(SaaS)和77.9%(个人设备),供应链物联网为62.8%。

一位关注AI领域的投资人提到,类似这样的企业服务业务,毛利至少应该保持在80%以上,“因为主要的成本是研发投入。”

华创资本合伙人熊伟铭告诉记者,这样的毛利率并不奇怪,目前AI四小龙在业内还是以被集成为主,“这会拉低一部分毛利率。”招股书中也提到,旷视在城市物联网业务中,有很大一部分直接客户是系统集成商。

毛利率偏低的另一个原因,是旷视软硬件一体策略,加入硬件可以抬高订单收入,但同时会降低毛利,不仅如此,还会造成存货压力。

招股书显示,2016、2017、2018和2019年上半年,旷视的存货金额分别为650万元、3070万元、1.18亿元及2.19亿元,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33天、45天、55 天及69天,逐年增加。

另外,旷视的应收账款数目也不小,2018年全年以及2019年上半年,应收账款数目为10.9亿与15.4亿,今年上半年的应收账款数量,是总收入的1.6倍。

科技公司应收账款过高会影响到资本市场对其的估值,不少计划登陆科创板的科技公司,都受此影响。对于应收账款问题,旷视表示由于处于缄默期,无法回应。

想要消化高额的应收账款和存货压力,需要公司有非常好的营收增长能力。旷视2019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268%,但如果对比2018年下半年,还减少了16%,(2018年下半年旷视收入为11.2亿)。

不过,占业务大头的安防业务,确实会受到季节性影响,前述旷视人士提到,受到政府采购周期影响,安防业务主要都集中在下半年落地,因此下半年的收入会占大头。

目前看来,旷视的营收仍然处于上升态势,但也很难有爆发性增长,想要解决这些难题,还需要有资金投入,以目前旷视的估值规模,一级市场的投资机构很难再出手,选择在此时进行IPO,可能是最好的办法。

未来考验硬实力

除了创始团队,旷视的第一大股东是阿里巴巴集团,招股书显示,蚂蚁金服透过全资子公司间接共合持股15.08%,阿里巴巴透过淘宝中国间接共合持股14.33% ,阿里的持股比例接近30%。

阿里对于旷视来说,不光是股东,也是客户,招股书提到,旷视为天猫的第三方物流提供智慧物流解决方案;为蚂蚁金服的部分企业客户提供身份验证解决方案。

不过,招股书中并未提到阿里的订单金额,旷视也并未对记者透露相关信息。

巨头加持,在公司初创阶段,会产生巨大的优势。AI公司大多是2B类业务,拓展市场,建立稳定的客户关系,处理繁琐的订单交付流程,都是难题。巨头不仅有能力提供资金,还可以帮助公司快速商业化,尤其对于技术背景的公司,能够有效帮助打磨公司的商业化流程和对商业化的感知。

这些能力是一般的投资机构难以赋予的,但走到IPO阶段,这一利好因素也隐藏风险。

二级市场的投资人的经验是,不少有巨头参与投资的公司,在上市之初都能获得高估值,但很难维持。例如,阿里参与投资的金融科技公司趣店,2017年10月18日登陆美股,上市之初股价表现强劲,市值逼近百亿美元,但随后一路下滑,截止目前,市值仅为23.3亿美元。背靠腾讯,2017年11月8日在港交所上市的阅文集团,上市首日市值达到928.17亿港元,如今已经跌至256亿港元。

一位券商人士告诉记者,这主要是因为巨头带来的利好已经体现在上市初期的业绩中了,“后期的发展还是要靠自己的实力,公司也很难再出让股权吸引另一家巨头。”

从市场竞争力角度看,阿里加持的AI公司并非只有旷视一家,同时重金投入了另一家“四小龙”商汤科技,也给了订单支持,两家公司在手机业务以及安防业务中,多有竞争。

此外,阿里还投资了AI芯片公司寒武纪,安防也是寒武纪的重点发展领域,旷视在招股书中披露了安防芯片项目,称已与合作方共同开发了一款ASIC(专用集成电路)芯片,植入了旷视的边缘深度神经网络DorefaNet,实现在网络视频录像机上部署算法,从而进行边缘端计算。

这意味着,旷视有巨头加持的优势,在直接和间接的竞争对手身上,同样存在,未来竞争中,考验的还是硬实力。

旷视科技在招股书也提到,“我们所经营的行业竞争十分激烈,且在多个主要业务领域面对竞争。倘我们未能在现有或日后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则我们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或会受到重大且不利影响。”

有巨头加持的AI公司不在少数,这些问题他们也将会遇到,过去5年,中国长出了一批高估值的AI公司,高估值让这批公司很难在一级市场继续募资,如今已经到了退出阶段。进入二级市场,就要面临全新的考验,旷视迈出了第一步,这是未知新旅程的第一步。

文|《财经》刘以秦



责任编辑:严珣文
文章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