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跳槽到拓斯达的华为前员工 企业不赚钱就是耍流氓
- 2019年05月23日来源:经济观察网
提要:这可能是有关中国工业领域技术创新最直白的表述。当外界每每指责中国没有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时,直接感受市场冷暖的企业选择直面现实:研发成本、时间成本、投入产出比,最终的指向都是挣钱,这是中国制造企业在残酷的内外部竞争丛林里,生存和发展的底线。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东莞和佛山的很多制造企业的转折都发生在2014年前后。那一年究竟发生了什么?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给出了部分线索。从2011年到2015年间,中国的工业增加值增速一路走低,从10.8%降至5.9%,几乎腰斩。2014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比上年仅增长3.3%。
竞争力一路下滑,原来的成本优势、产业链优势放佛一夜之间消失殆尽。中国制造被逼到了角落里。企业成了这宏大变化下最受煎熬的注脚。
这种煎熬恰恰为拓斯达这样的工业机器人制造提供了快速生长的空间。
“企业不赚钱,就是耍流氓。”说这话的叫徐世杰(化名),2019年春节前,他从华为离职加盟工业机器人上市公司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拓斯达),担任副总裁和产品研发中心总经理。他的总结是,“赚钱一是快,二是如何把各项技术组装的更好。”
这个在华为工作了十多年的年轻人,谈起技术更自如,也更直接。
工业机器人领域三大核心技术被对应为三个核心部件:伺服系统、减速机和控制器。
徐世杰说,拓斯达现在掌握了伺服技术和控制技术,只有减速技术没有做。不过我们暂时也不打算做这方面的突破了。因为国外已经有现成的了,我们买就可以了,另外国内攻关起来确实也比较难。除了技术,它对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加工中的精细度、耐用度都有非常严苛的要求,这已经不是我们所能解决的问题了,是目前工业基础材料加工和生产跟不上的问题。而我们作为一家智能制造综合服务企业,要去考虑客户直接需求和成本的问题。去花大力气攻关减速机技术,无法迅速让客户收益,也没时间。
这可能是有关中国工业领域技术创新最直白的表述。当外界每每指责中国没有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时,直接感受市场冷暖的企业选择直面现实:研发成本、时间成本、投入产出比,最终的指向都是挣钱,这是中国制造企业在残酷的内外部竞争丛林里,生存和发展的底线。
无论长远还是短期,每一笔研发投入都要做长远和短期的精打细算;无论国外购买还是自主研发,每一项引以为傲的技术都需要时刻面对市场考验。不问出处,拿来就用,既不自如,也经不起等待。
拓斯达位于东莞大岭山镇,两个相距不远的厂区代表了这家公司的发展历程。旧厂区主要生产注塑辅机设备,注塑机是一种给塑料成型的机器。东莞、佛山一带原本聚集的各行业塑胶厂为注塑辅机提供了巨大市场。旧厂的样子和周围的其他工厂没什么区别,新厂区看起来更像一家高科技企业,依靠着一处低矮的山脚。
公司创始人吴丰礼是一名退伍军人,做了几年注塑辅机设备后,发现企业机械臂的需求就开始转型生产机械臂,第一代机械臂是90度直角机械臂,这种机械臂是注塑标配设备。2015年,拓斯达正式研发上市六轴工业机器人。展品就布置在企业新厂区一楼展厅里,旁边还摆放着ABB的机器人,“为了展示给客户,我们的机器人是可以和国际一线大牌协作使用的。”
一位行业人士说,拓斯达除了做机器人,也是国内较大的ABB机器人销售商。ABB是全球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成员。
徐世杰想要把机器人变成傻瓜机,就像手机,不管是苹果还是华为,不管哪个系统,要让消费者觉得好用才行。“这是全行业的事情,大家都在做,只是比谁能做出来,谁先做出来。”
一刻不停,一刻不能落后。5G到来了,物联网要来了,工业机器人的大机会就在眼前。虽然四年前刚刚研发上市自己的第一款六轴机器人,拓斯达已经开始布局工业物联网行动。
左运光,原来抱着人民银行金饭碗的湖南人,也加盟了拓斯达,担任公司副总裁兼总裁办主任。他说,“我们现在争取赶上工业互联网这趟车,万物互联啊,5G肯定会改变很多,我们不想被抛弃。所以我们现在正在启动工业互联网项目。”
“具体做法就是先把我们销售出去的10多万台各类设备,包括机械臂都智能化、数据化,要联网,我们把这些数据都上传到云端。工业互联网最重要的就是数据。最近几年我们销售的设备本身都为客户配置通讯模块,早前的是没有的,但是其实升级技术我们是具备的,我们只需要在设备上增加配置就可以了。”
这项宏大计划现在让他们比较头疼的是,很多企业不愿意入网,他们考虑一旦入网,他们的生产设备、工艺参数等商业机密就存在风险。虽然拓斯达跟他们解释说,保密、安全,但还是有很大阻力。左运光说,“企业的顾虑很好理解,但是这个项目还是要推进。因为它决定着未来,这是企业和全社会对数据的认知转化的必然。”
每一步都被未来推着走。市场部经理许鹏,2015年加入拓斯达。主要任务是向外输出企业的产品、技术和理念;向内导入市场反馈和客户。每天都需要和客户、同行打交道。他讲述了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在短短几年间发生的明显变化。
2015年左右,机器人概念开始在国内热起,各家企业主要是向市场推销机器人本体。这个阶段是本体商阶段。各家主要是谈自己的核心技术、核心零部件。这一年,一个关于中国制造的热词成为国家战略,开始对标德国工业4.0。
2016年,市场开始纷纷转向集成商了,机器人企业开始注重细分领域提供系统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定制解决方案。“大家不提核心零部件、核心技术了。这是一个很大的转折。但其实直到今天,国内企业人行业在核心零部件核心制造工艺水平上,跟国外还是有差距的。但是大家行业开始逐渐接受了。”
这个转折,真实又生动地复盘了部分中国制造业的演化路径。过去如此,现在依然如此,被某种说不清的原因紧逼着,跳过技术创新,直接谈解决方案。这个过程,“四大家族”(ABB、库卡、发那科、安川)从1970年代走到今天,而中国的机器人行业只用了两三年。现在,令行业头晕目眩的物联网时代又开启了。
对于机器人行业来说,以佛山和东莞为代表的珠三角是最完美的试验场。这里是市场的家门口,也是产业链的中心。
许鹏补充说,“其实能把各种技术、零部件集成,解决客户当下最紧要的问题,是当务之急,也是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